更改Windows虚拟Wifi的网段(Win7)

Windows建立虚拟WiFi后,默认的HDCP网段,一般是192.168.173.0,虚拟AP(本机)的地址为:192.168.173.1(DHCP服务器),而连接到此WiFi的设备地址为:192.168.173.X。如果要更改这个网段,则要更改注册事以下位置: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SharedAccess\Parameters\
ScopeAddress
StandaloneDhcpAddress

ScopeAddress 值设置为您想要使用连接共享的地址范围。StandaloneDhcpAddress 值为启用虚拟 Wi-Fi/SoftAP 时所使用的地址范围。对于这两个值,网络掩码为 255.255.255.0 使用,并且不可配置。

GET.CELL

GET.CELL是EXCEL早期宏表函数,可返回引用单元格的信息

简介

宏表函数GET.CELL是在早期低版本Excel中使用的函数,其作用是返回引用单元格的信息。它仍可以在高版本的工作表中使用,不过不能直接用在单元格中,而只能通过定义的名称的方式来使用。

语法

GET.CELL(Type_num, Reference)Type_num

指明单元格中信息的类型。用数字表示,范围为1-66。

Reference为引用的单元格或区域。

百度百科地址:https://baike.baidu.com/item/GET.CELL/7787662?fr=aladdin

举个例子

有时候,我们需要处理或筛选标了底色的单元格进行处理,但如何识别单元格的底色呢,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

在名称管理器那里新建一个名称,“引用位置”的内容为:=GET.CELL(63.Sheet1!A1)

其中63,是底色(填充背景)的颜色代码。

“Sheet1!A1”是指你要获取底色号码的单元格。

例如现在我们就新建了一个“Color”的名称,接下来,我们在G1里填上“=Color”,那么G1就会显示A1的底色号码,0为没有颜色。我们向右向下填充,就得到对应区域里各单元格的底色代码。

我们也就可以使用一些函数组合,算出红色单元格里数值的和。

自制小手电筒

孩子学校布置的作业:做一个小发明。
自己又不是什么科学家发明家,哪来的发明啊,还不是做一些别人做过的“发明”了。(那已不能叫发明了吧
看到身边有一个饮料瓶,一个纸筒,于是决定做个小手电筒吧。

首先,材料:

废弃塑料瓶一个
1

卷纸用完了的纸筒(注意粗细与瓶盖相匹配)
2

再来一个纸筒(粗细刚好比上个纸筒大一点,两个纸筒能套一起)
3

烧烤用剩下的铝薄
4

教学实验用的小灯泡和配套的底座
5

旧玩具上拆下的电池盒
6

电池
7

然后,工具:

小刀
8

剪刀
9

胶水
10

502胶水
11

透明胶
12

接下来,就要动手了:

在瓶子上画好要裁剪的线
13

按线用小刀把瓶子划开
14

留下上面这么一部分
15

剪出一块铝薄
16

铝薄加工(用小刀划出一条条的薄条,不要完全划开,留一点相连)
17

在刚才裁出来的瓶口内抹胶水,为了贴住铝薄
18

把铝薄一条条的往里贴,贴合瓶口内侧
19

帖好后大概这个样子
20

瓶盖中间开孔
21

把孔开大一点,大小能刚好塞下灯泡底座为止
22

灯泡底座塞到瓶盖上并用502胶水固定
23

瓶盖旋回瓶口,关剪掉多余的铝薄
24

装上小灯泡
25

接好底座与电池盒的电线
26

装上电池
27

把较小的纸筒装到瓶盖,电线和电池盒从纸筒中间穿过
28

用502脱水把瓶盖与纸筒固定
29

把电池盒与电线塞进纸筒里
30

在大纸筒的一端用透明胶带封住,留下一个孔,用作操作电池盒开关用
31

大纸筒套住小纸筒
32

至此,工作完成
33

如果需要换电池,只需把大纸筒取出即可。

实测,能用
34

在目标单元格字段中,找出指定的,可能出现的,某些字符。

有时候,我们在要一些记录里,找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是这些记录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记录格式要求,记录人员在输入记录的时候都按照自己的样式写,对我们提取关键信息带来麻烦。

例如,有下面一些地址描述的单元格:

地址记录

假设我们要统计这些地址,分别统计这8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南京,天津,成都)中各自有几个,不在这8个城市中的,归为“其它”。

在数量少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人工看出,北京2个,天津1个,广州2个,深圳0个,上海1个,南京1个,重庆1个,成都0个,其它2个。但数据量大的时候如何用Excel函数帮助统计呢?

这种统计我们知道用countif或者countifs函数就可以了,但是由于记录复杂,不能直接套用函数,先要清洗一下,否则数据就不准确,例如,广州市的北京路,因为有北京字眼,直接套用函数的话,但会被统计在了北京中。因此,初步思路是,先作一个辅助列,把记录清洗出城市名称,然后再countif函数统计即可。

首先,我们需要查找的8个城市名称可以列为一个数组,为了说明方便,这里我们暂且用{城市名称}代替。

在大多数记录中,都是可以用find({城市名称},记录单元格)得出城市名称的位置。但是有些在我们需要的城市名称前,多出了一些包含无用城市名称的前缀(例如A5和A11)。还好,我们找到“地址:”这个关键词,在它的后面,才是真正的地址,我们在查找城市名称时,只用从“地址:”这个词开始查找就行。

这里以A2为例,可以得出以下公式:FIND({城市名称},A2,FIND(“地址:”,A2)),但如果记录里没有“地址:”这个字眼呢?那就可以用IFERROR来把是否含有“地址:”字眼认识出来:IFERROR(FIND(“地址:”,A3),1),这里的意思是,如果找到“地址:”字眼就返回它的值位置,从这个位置值开始查找城市名称。如果找不到“地址:”,就返回1,从记录的开头开始找城市名称,于是得到这样的公式:FIND({城市名称},A2,IFERROR(FIND(“地址:”,A2),1))。

但是毕竟{城市名称}是一个数组,那如何确认我们所找到的那个城市名称到底是哪一个呢?而且,如果记录里,即使在“地址:”字眼后,也是有多个城市的名称呢,那怎么办?这里我们就用IFERROR和MIN函数。首先,我们就用IFERROR函数,把上面得到的公式得到的结果数组再进行一次识别,不能找到城市名称的,赋予一个很大的值,这个值只要大于最长记录的字符数即可(我们这里假设为999),然后再用MIN从结果数组里找出最小值,那么,这个值就是单元格里,最前面的(或者是紧跟“地址:”字眼的)城市名称的位置。然后再用MID函数,把此位置后的2个字符取出,就能返回里面的名称了,如果里面有{城市名称}里的城市,就会返回城市,没有就会返回(空白)。加个if函数,把(空白)改成“其它”。公式就变成:=IF(MID(A2,MIN(IFERROR(FIND({城市名称},A2,IFERROR(FIND(“地址:”,A2),1)),999)),2)=””,”其它”,MID(A2,MIN(IFERROR(FIND({城市名称},A2,IFERROR(FIND(“地址:”,A2),1)),999)),2))。

城市名称

 

最后,在新列中把数据Countif出来就行了。

 

统计

《杠杆时间术》笔记

1.别将时间和精力花在跟原本目标没有关系的事务上,如:版面样式。可以使用一些高效简单的方式处理,如模版。杜绝强迫症。

2.在查找相关资料的时候,小心思绪被带跑,关注太多衍生性的资料,反而忘记原来的目的。

3.事先找到或建立模式,跟读书上学一样,都是一种前期投资。在前期花时间或者金钱投资,以减少日后长期的投入或者增加日后长期的收益。应更多关注重复性的花销,时间也是,金钱也是,只要前期找到模式或者学习到相应的技能,那么以后的收益便是复利计算,哪怕要花10-15个小时去思考它。

4.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如果有空的话就要看书,如果有时间的话就要学习如何开展新事业,不过因为是“早晚” “改天”,所以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因此重点是,在一开始安排行程的时候,就必须预先“扣除”一定的时间来做想做的事、要做的事。

5.光是“节约”,作用是不大的。必须找到可“重现”的“模式”,否则形成不了“复利”便没有意义。

6.非做不可,并且不能交待别人的事,那才是你真正要做的事。

7.调查一过滤一确定利益

所谓的时间投资,其实是由个基本步骤组成的。
首先,最重要的是事前的调查。环视一下自己的工作全貌,检查什么事情是很麻项的哪些地方很花时间,自己要完全掌握。
接着,就要检讨在这些工作中哪些项目可以进行的更有效率。也就是所谓的过滤,不管是跟成果有关联的事还是没有关联的事。只要是非做不可并且没办法交待别人的,都按照其重要程度排出先后顺序。
而且,为了建立所谓的模式。就必须实际投资时间去实施,以追求效率化。在这种时候,如果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就没有必要勉强坚持下去。相反,如果能够持续取得成果,就能积累时间资产。

8.找到捷径,还要加以行动。

9.只追求速度不管质量,即使完成也只是浪费时间。

10.或许可以把用餐时间作为与人见面的时间。

11.定制三个月、半年后的目标,拆散细分任务,回推安排任务及时间。有目标,是实施的前提。

13.读书不用从头到尾都读,要抓住重点。除了闷着头读书外,应该先把时间抽奖在寻找达到目标的最短路径上,然后提升读书所需要的时间效能。

14.建立时间管理手册,就是像记账一样的记录自己的时间运用。不需花太多心思与时间。然后分析与量化,找出的“标准工作量”。

15.时间分为四大类:
投入:学习、训练、正向的人际关系构建
产出:工作、给自己产生效益的活动
生活:吃饭睡觉等维持生活的必要时间
私人:随自己喜好做什么都可以的时间

16.私人时间并不是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的,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不明时间”。

WIN7下共享网络给wifi信号

条件1:Windows 7 系统

条件2:有无线网卡

步骤:

1.以管理员身份运行CMD

2.输入:netsh wlan set hostednetwork mode=allow ssid=AMD280 key=12345678

作用:开启发放wifi信号的虚拟网卡

其中mode有allow,disallow两个选项,allow即启用,disallow即禁用

ssid即发放的wifi信号显示的ssid号

key即发放的wifi信号的密码(8个字符以上)

启用成功后网络连接中会多出一个网卡为“Microsoft Virtual WiFi Miniport Adapter”的无线连接

为了方便分辨与记忆,我们可以为这个无线连接重命名,例如我们改为“虚拟WiFi”

3.在“网络连接”窗口中,右键单击已连接到Internet的网络连接,选择“属性”→“共享”,勾上“允许其他······连接(N)”并选择“虚拟WiFi”。确定之后,提供共享的网卡图标旁会出现“共享的”字样,表示“宽带连接”已共享至“虚拟WiFi”。

4.继续在命令提示符中运行:netsh wlan start hostednetwork

将start改为stop即可关闭该无线网,以后开机后要启用该无线网只需再次运行此命令即可) 至此,虚拟WiFi的红叉叉消失,WiFi基站已组建好,主机设置完毕。

 

在div里面还有div,而里面的div设置了浮动,如何让父div的高,随子div内容的高度而变化

首先,说最重要的一点,这个只讨论在里面的子div设置了浮动的情况。如果子div没有浮动,则不在此文的讨论范围里。

在不能确定里面子div展现内容的高度的情况下,有时我们需要让父div的高度匹配子div内容的高度。这时,我们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添加尾div,样式表设置clear:both;

1.父div的样式表不设置高度。

2.在子div后面再加一个div(暂称这个div为尾div)

3.在尾div的样式表里加入清除浮动的语句:clear:both;

二,在父div的样式表里设置:overflow:hidden;

sumif与sumifs

sumif是指选择性指定满足某些特定条件的数值之和,它与sumifs的差别为,前者的选择条件只有一个,而后者是可以多个。

sumif的函数格式是:sumif(筛选条件所在的区域,需要满足的条件,对应需相加值所在的列)

sumifs的函数格式是:sumifs(对应需相加值所在的列,筛选条件1所在的区域,条件1,筛选条件2所在的区域,条件2,。。。)

注意:sumif的需相加值区域是放在最后面的参数,而sumifs的需相加值区域则是放在最前面。

例子:在一项家庭记账活动中,可导出某月份的流水帐:

现在,要统计“食品酒水”分类的支出总和。那么可用sumif,函数为:sumif(C:C,“食品酒水”,H:H)

如果要统计“出外就餐”子分类中,使用“招商银行”帐户消费的总和,那么可以用sumifs,函数为:sumifs(H:H,D:D,“出外就餐”,E:E,“招商银行”),如此类推